老和尚的身教有聲書—七十二、張有恆教授講述 第八十二集 檔名:61-268-0082
師父上人有一天從澳洲淨宗學院特別給我打電話,說他看到西方有一位克拉克老師,編寫的西方「弟子規」《五十五條班規》,很通俗很容易讓人接受,師父也希望我編一本現代的《弟子規》。我就以「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」道德的科目,用白話編寫了《幸福人生六十守則》,這本書有古今中外三百多則故事,大家很容易學習。有些學生成為了父母之後,把這本書當成床邊故事,每天講給孩子聽,孩子們都是百聽不厭。師父也給這本書寫了序題了字,這也是對我很大的鼓勵。
有一次,師父從國外回到極樂寺,叫我去他的房間,送給我一套《群書治要譯注》,叫我好好研讀。沒多久師父又把我找去,叫我在極樂寺帶「群書治要班」。《群書治要》是唐太宗讓魏徵等大臣選取經史子的菁華編輯的。師父提倡《群書治要》救世界,《無量壽經》救自己。師父要求我帶班,我是誠惶誠恐。我自己是學理工的,國學是半路出家,我也沒有多大把握。有一次跟師父散步,我請求是不是由其他菩薩大德來帶「群書治要班」,師父毫不猶豫的說了一句話:「就是要你帶」。既然師父這樣說,我想承擔是成長的開始,那麼在二O一四年七月,師父老人家正好在極樂寺,我們第一次開始《群書治要》的學習,師父更是親自主持第一堂課的開課,很多同學報名,極樂講堂坐的滿滿的。我從《群書治要》裏選擇《孝經》部分作為第一堂課,後來也把講義編成《孝經白話解釋》。之後又學習《道德經》《莊子》,因為《莊子》在《群書治要》分量不多,我們就《老子》《莊子》一起學習。學完老莊,下面最難的是《易經》,對我來講是個非常大的挑戰。我為了要教,我們請了華梵大學文學院院長周春塘教授講《易經與生活》,也請了中華易經學會的理事長給我們「群書治要班」講課。學習之後我才掌握到重點,才開始編講義。講義《易經白話解釋》編成了,一共二十七萬字。從帶「群書治要班」,我深深體會到教學相長,我才瞭解師父的苦心。
師父上人把淨土法門的這些理論方法介紹的非常詳細,更重要的是師父上人把《無量壽經》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降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講得非常清楚。過去學佛,常常是理論是理論,行為是行為,生活是生活。真的不曉得如何把佛法和世法怎麼結合起來。早期我二十年學佛,沒有遇到師父以前,真的不曉得怎麼做。師父把佛法如何落實在生活中,所謂學以致用,講得非常清楚。師父說讀書不會學以致用,是書呆子;學佛不會學以致用,是佛呆子。師父給我一生的影響,能夠認識淨土,並且督促我帶領大家一起學習,自利利他,自覺覺他,一生受用無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