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生成就之佛法—無量壽經菁華(我為什麼出家?) 悟道法師主講 (第二集) 1997/10/3-5 美國南澤西 檔名:WD02-021-0002
前面說到我們的人事環境:
【國豐民安。】
『國豐』就是現在所講的經濟,國家的經濟非常的富饒,文化發達,老百姓安居樂業。
【兵戈無用。】
是說世界上沒有戰爭。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一樁事情,沒有一個人願意遇到戰爭,但是這個世界上戰火從來沒有息滅過。真正的原因究竟在哪裡?一般人所講的利害衝突。利害衝突是什麼原因?天下不和不順,如果和順了,哪有什麼利害衝突?這一句是講沒有戰爭。底下是:
【崇德興仁。務修禮讓。】
這是每一個國家、每一個地區的政府、領袖、領導人他們做一些什麼事情。如果他們施政的目標方針都放在這個上面,他們的施政是崇尚道德,就是講求倫理道德,把倫理道德的教育普遍的去推廣,教化人民。『務修禮讓』,「禮」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禮節。人跟人之間互相往來,這是不能避免的。人是群居的動物,因此彼此往來,要怎麼樣能夠把摩擦減到最低?就是靠禮。「讓」就是不爭,我們現在講競爭、鬥爭。有很多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,佛教講不跟人家爭,這樣不是消極沒有進步嗎?這個就是誤會了。我們不爭不是消極,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瞭。我們先看看這個世界上,國家跟國家,一個國家裡面的社會,團體跟團體,人與人之間互相的爭,我們現在講的鬥爭,爭到最後的結果是進步還是退步?我們現在講世界上武器競賽,武器競賽就是武器競爭,看起來是進步,武器是進步的,武器進步帶給人類後果又是什麼?就是滅亡。我們剛才講核子戰爭,如果不打則已,一打就是同歸於盡。這個也沒有輸贏的,地球上炸個幾顆核子彈,這是污染整個地球,你也是這個地球村的人。所以這是沒有輸贏的戰爭,這就是爭的一個結果。我們講進步,進步到這樣,結果是滅亡,那我想不要進步還比較好一點,進步到最後就是滅亡,那有什麼意思?
佛法不是消極的,有人說佛法是消極的,這是天大的誤會。你看菩薩六度,第一布施、第二持戒、第三忍辱、第四就是精進,精進而後得到禪定,由禪定再開智慧。「精」是專精,「進」是進步,怎麼會退步?佛法進步的結果是什麼?就是前面講的「國豐民安,兵戈無用」,佛法進步的結果是這樣,我們世間人爭的結果是滅亡。佛法哪裡會消極?佛法對作惡消極,對作善積極;世間人對修善消極,對作惡很積極。各有消極,各有積極,看你從哪一方面講,你不能把這個帽子扣到佛法是消極,逃避現實,這個亂講不行的。人都各有積極跟消極的一面,你對這一面積極,那一面消極;那面消極,這面積極,是不是這樣?所以對佛法不能誤會,怕學佛學了會很消極,這個社會都沒有進步;如果佛法沒有進步的話,阿彌陀佛怎麼可能成立一個極樂世界?極樂世界是我們這個世間哪一樣都不能跟他比的,他那個就是精進、進步的一個結果,就是建立了一個極樂世界。如果他不精進,懶惰懈怠,他能夠成立一個極樂世界嗎?大家詳細讀《無量壽經》,你就清楚了。所以一般人對佛教的一個觀念就是錯誤的,看法就是偏差的,對這個事實真相並沒有了解清楚,他就隨便講什麼消極、積極。
【國無盜賊。】
這是國家地區,社會上人人都守禮、都守法,沒有作惡的人。
【無有怨枉。】
這句就是講司法公平,政府領導人司法要公平,心要公正,人家才服氣。國家司法不公平,當然人就會作亂,對不對?比如說美國這個地區,皮膚的顏色不一樣,他就有分別、有執著。不過我覺得中國人心量大,我們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皮膚顏色的人,我們對他沒有太大的這種種族歧視,但是白人種族歧視就很深。這是他們自己認為他是地球最優秀的民族,美國人他這樣認為。你有種族歧視,司法判決的時候一定會很偏心,對不對?像有一年洛杉磯不是黑人暴動?那就是判決不公,判決不公就引起暴動,這個司法不公正,你有偏心。你有偏心,你說你要得到很好的果報,那也不可能。所以這個就是沒有接受佛陀教育,不曉得要怎麼做。這個不管哪一個國家都一樣,如果我們司法不公的話,人民一定不服的。這句是講『無有怨枉』,公平廉明,沒有冤枉好人。
【強不凌弱。各得其所。】
『強』的意思很深很廣,或者你地位高,你有財富、你有權力,都包括在這個「強」字當中。比如說你很有財富,你很有地位,你不會去欺負那些弱小的人,都能夠與弱小和平共處。『各得其所』,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深。佛告訴我們,不但是我們人的一生,十法界,六道之外有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,從佛法界到三惡道都離不開因果。剛才我們講到種族,皮膚顏色不一樣,為什麼會這樣?我想這個科學家沒有辦法給我們一個很圓滿的答覆。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就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我們這個身體是正報,這個正報(身體)是怎麼來的?就是你修善造惡得來的果報,得到的一個結果。正報的身體,如果你作善,你的相貌就愈來愈好,愈來愈莊嚴,這個不是迷信。我們看到很多同修,他修行就修了三、五年,面相都改了。
最近台灣有一個宗達法師,他這一、兩年到大陸上去流通淨宗經論、錄音帶,他是受盡苦頭,使大陸很多同修都得到錄音帶跟經典。他對這個事情很辛苦,我以前也跟師父提過他在做這個事情。他做這個事情,我是很支持他。這一、兩年他回來都去見師父,看到他的面相跟以前就不一樣。我出家那一年就認識他,他到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去當義工。他為什麼去當義工?因為他常常被一個鬼纏在身邊,常常聽到有一個人在他耳朵旁邊講話,晚上。他是不會傷害他,但是他很困擾。後來就有同修建議他到基金會去當義工,做一些佛教的工作,或許可以消消業障。後來他很認真在台灣,高山平原、窮鄉僻壤,山上、海邊他都送經書、錄音帶,連土地公廟他都有去送,自己開車去,到處去送。修了幾年以後,後來簡居士派他到大陸,那邊有在福州成立一個佛教教育基金會,得到中共政府的批准,就在那邊成立一個印經的地方,後來就到那邊印經,到大陸各地的經書。他跟我講,一天就要寄很多,各地來信要請經書,一天忙到晚,還有很多同修發心去幫助的。大概做了一年多,他就到浙江去出家,也在大陸去受戒。後來經書沒有印,他就到處流通錄音帶、經書,現在流通到緬甸這個地方。今年過年回來,他的臉都發光,都不一樣,面相都看得出來,就幾年的時間。我們師父看到不一樣,非常讚歎,所以後來師父對他的這些工作非常的支持、非常的肯定。
這是我舉出一個例子,在我們同修當中。如果你如理如法修學,三年、五年一定就見到這樣的效果。你修善積德,弘揚正法,勸人覺悟,這是第一等大善。所以正報的身體,你看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,西方極樂世界人的身體都是紫磨真金色,哪裡是我們世間這種皮膚?什麼白的皮膚也比不上。不要說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跟天人比都比不上。你自己以為了不起,你傲慢,佛講因果,你現在是白皮膚,你瞧不起別的種族,果因的因種下去,將來你投胎就生到黑人那個地方。黑人他如果修,修對人家恭敬,不要有傲慢心,他將來就投生到白人,換你被歧視了。佛講因果,的確就是這樣。佛經上給我們講,為什麼會得到貧窮下賤,讓人瞧不起的果報?他就是前生傲慢,目中無人,對人不恭敬,瞧不起人。如果因果明瞭了,你瞧不起人,你將來來生如果一變,因果一轉過來去當黑人;還是人,還不錯,如果跑到三惡道去當畜生那就更不好了,當鬼,有的嚴重的到地獄道去了,這個是真的。
佛給我們講的都是真話,所以我們不要有自以為是的這種想法,自以為是往往都是錯誤的,因為很多現實,我們可以去看,可以證明。你自以為學問高,我是醫生,醫生就不會生病?醫生照樣可以死得很可憐。這是我親身經歷、親眼看到的,我是看得刻骨銘心,看到很多人要死的時候那種悽慘的狀況。你再大的學問,你到臨終的時候這個樣子,那你又能怎麼樣?我今年到台大醫院去做三時繫念,我們裡面有個師兄弟就跟我講,他的一個舅公住在台大醫院已經十五年了。他以前就是台大醫院的醫生,醫生很有錢,住的那個房間很大,一個月房租二十萬,其他什麼請特別護士、醫藥費,那個不算在內的,就租那個房間二十萬,這樣住了十五年。那是怎麼了?變植物人,以前是台大的醫生。我到那邊做三時繫念,他說師兄,可不可以給我舅公開示開示?他看到有其他很多同修叫我去開示,他說我親戚在上面,也要開示開示。我就問他,我說你舅公,如果我跟他講真話,他能不能接受,能不能做得到?如果他真正能做得到,他的業馬上能轉;如果他做不到,我去講不是白講?我就跟他講,他錢那麼多,叫他全部拿出來布施,現在馬上抬回家,不要醫了,全部布施出來做好事。他這樣做有兩種情況,他壽命盡了,他很快很安詳的就走了,幫助他往生到善道;壽命未盡,他的病趕快就好起來了,就這兩種情況。免得家人受他的拖累,你看一個人在那邊躺了十五年,你想想看那是什麼日子?那是什麼心情!我說我這樣跟他講,他做得到嗎?他說做不到。我說做不到,那你去看看就好了,讓我多休息五分鐘。
所以人間這些困難,的確佛法有辦法解決,你不相信、不接受也是枉然。在那邊有幾天,因為我到台大醫院跟長庚醫院兩個地方講,所以常常碰到病人請我去皈依,請我講講開示。我碰到兩個同修,一個在長庚醫院,她當護士,她父親八十歲了,肝癌第三期了,從南部送到台北長庚醫院。到長庚醫院,在急診室,她叫我去開示,我就跟她講,我說跟妳兄弟姐妹商量商量,妳問醫生他這樣治能不能治得好?有沒有把握?有幾成的把握?她說醫生說不行了。我說不行了,那妳何必讓他多受折磨?送回家去助念,要走也要讓他走得好一點,不要再給他增加痛苦。後來她接受,她跟他們兄弟姐妹都講好了,送回去,過了一個禮拜,念佛安詳送他往生。不要在醫院受盡折磨,那個醫院我去看,像人間地獄一樣,尤其加護病房好可怕,每個人病得臉都變形了,不省人事,嘴歪一邊的,看了是慘不忍睹。另外還有一個同修也是找我去開示,我在榮總(在台北有個榮總)。我說叫我開示可以,現在病人在哪裡?他說在急救,已經快不行了,請個出家人趕快給他見一面。我就跟他講,我說一個條件,你現在馬上送回家,我馬上去。如果你跟他家人講,他不送回去,在那邊繼續急救,我去了也沒有太大的幫助,不去了。後來沒有打電話來,大概繼續在那邊急救。長庚那個是接受,送回去了。不行了,你還在那邊幹什麼!像我父親要往生的時候,那個我看已經是不行了,我在醫院照顧了七天。
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出家?其實我出家是我父親過世五十一天。我還沒有出家之前,當然聽師父的經聽了十幾年,但是聽是聽了,實際上自己沒有去碰到,實際上的境界我們感受不深刻。什麼是生死?我現在都還沒死,我還可以活得很久,不能體會生離死別的那種痛苦,我們為什麼要了生死體會不到。我父親要過世那個時候,我去照看了一個禮拜,一直在急診室。不只看我父親,還有什麼自殺的、吃毒藥的。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發生車禍的,我看到計程車送來一個人,司機就進去急診室請醫生出來,要急救那個人。醫生拿著聽筒跑到車上,就給他聽一聽,那個人已經停止呼吸,就說不要抬進來了,就放在你的車上,這個人已經死了,我們不收。那個計程車司機,他怎麼處理?他就把那個人拖到地上。他說他好倒霉,警察叫我載到醫院來,結果他親屬也沒有,也不曉得他住在哪裡。就把他拖到地上,我就看他躺在醫院外面,也沒有人去理他,就躺在急診室前面。當然不能放太久,很多人就去查,後來找到電話,不然我看要放到天亮。還好找到電話,通知警察局打電話叫他太太來,我看他太太來也是坐一部計程車,跟那個計程車司機還有說有笑。她說她先生好像出了一點事情在醫院,她那個時候感覺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,結果一下車就看她先生躺在她下車的旁邊,看到那個情況,抱著就哭了。所以看到那個是刻骨銘心。
看到我父親病重的時候那種痛苦的狀況,我們做子女的想要替他一點點都沒有辦法。後來我問醫生,醫生說要開刀,我們兄弟就商量,我說如果有把握治得好就開。我們去問醫生,你有幾成能夠治得好?他說機率不大。不大,那就不要開了,我們就馬上決定,帶著氧氣筒、點滴,我三哥(現在他也出家了)開了一部車,就把我父親送回家去助念,不要再讓他多受折磨。所以我父親過世以後,那個時候我出家的意念就很強,這一生不了生死不得了,死的時候像這樣的話,你看多痛苦!這個出家很多因緣,但是我父親過世這一段是我最強的一個增上緣。
這個雖然是題外話,但也是正題,我們修行、我們念佛為的是什麼?為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。如果你不解決這個問題,現在很多法師說人間淨土,來生再來做法師,來弘法利生,這都是不合實際的一些話。來生你保證你還能來做人嗎?你死了不曉得要去哪裡,憑什麼說你還能來做法師?除非你知道我現在往生,我到某某家去投胎。像三生石那個公案,印光大師常常提這個三生石的公案,就是那個禪師他修了很深的禪定,他也能夠知道過去未來。有個婦人她懷孕三年,就等他去投胎,他的因緣碰到了,碰到以後他就跟李源李居士講,我到對岸的人家去投胎,你三天以後去找我。找他,他已經是小孩子了,見面的時候,他會向他微笑。他已經先跟他講,你看到的時候他有什麼樣的反應,那個就是我去投胎的。如果這樣,你就知道你來生還做人。如果你不知道,你說你到哪一家去?死的時候迷迷糊糊的,叫都叫不醒,你說來生來做法師,這個誰敢保證?所以我們講話要講實際一點的,你不要講不合實際的,什麼人間淨土,人間淨土是不是能做到?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。如果我們不從斷貪瞋痴慢去做,你一天到晚增長貪瞋痴慢,煩惱一直增長,你說人間淨土,那也只是一句口號而已,根本就做不到。你要實現人間淨土是可以做到,你要持五戒十善,你心裡要把貪瞋痴慢這個煩惱降伏下來,這樣才能實現。說實在話,如果真正在修西方淨土,修西方淨土的人多,自然就成就人間淨土。為什麼?修西方淨土就是要修清淨。怎麼樣叫清淨心?你煩惱不會發作,心就清淨。你心裡面每一天還是煩惱很多,那怎麼可能人間淨土?你心不清淨,怎麼可能得到那個果報?不可能的事情,這是事實。修西方淨土,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、理一心不亂、事一心不亂,現在就是人間淨土,現在就變成極樂世界。所以極樂世界不是很遙遠,就在我們當下,這個事實我們要認清楚。
下面說「各得其所」,這句話的意思就深了。佛告訴我們,不但是我們人的一生,我們剛才講了,我們一生得的身體叫做業報身。業有兩種,一種叫「引業」,引就是牽引的意思,它牽引你到哪一道去投胎,哪一道來受生。比如說我們這一生到人道來,是我們過去生的業力牽引我們到人道來受生。大家都是得人身,你得到人身,我也得到人身,這個引業是相同的,是共同的。雖然得到人身,但是每一個人的享受不一樣,每一個人的遭遇不一樣,我們面貌不相同、我們體質不一樣,有的人身體很健康,有的人比較衰弱;我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,有富貴貧賤,這個是什麼?佛經上講叫「滿業」。所以引業得人身,滿業就是你一生的受用,你一生的享受。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明瞭因果,就各得其所,我們一生當中就心安理得;理明白,我的心就安了,富貴人安於富貴,貧賤的人安於貧賤,不怨天不尤人。我知道我這一生的受用是前世所造的業,正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你要知道你前生是造什麼因,你這一生的遭遇、這一生的果報就是了。「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,你想要知道你來生是怎麼樣的結果,你這一生所作所為,這一生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就是了。如果這一生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是善、都是良,你來生的業報一定非常的殊勝,種善因得善果。我們一生的受用都是自作自受,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。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就各得其所,每一個人都能夠安分。所以佛的教化,的確能達到世界和平,這個境界真的是可以做到。家師把這段經文放在第一段,讓我們了解修學佛法有真實的功德利益。
下面是世尊在本經開導我們應當要怎樣去修學,換句話說,我們應該怎麼去做。如果說我們天天念,一句也做不到,念了還是不管用,只是跟佛法結個善緣而已,這一生當中得不到受用,你念是口善,心不善。心不但是自己一生命運的主宰,也是我們整個生活環境的主宰,所以存心太重要了!所以修行要從心地上下手,要做心地的功夫。
好!我們看第二段:
【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。具足無量行願。安住一切功德法中。】
這是世尊告訴我們,西方極樂世界,凡是去往生的人,從上上品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,他修的是什麼?就是這條裡面所說的。由此可知,淨宗法門,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行願的大道場,是華嚴最極殊勝之處。華嚴普賢的世界,或者說普賢菩薩的社會在哪裡?在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最完美的生活環境。
講到西方極樂世界,有很多同修問我說有沒有看到?法師,你修這麼久,你看到了嗎?給諸位說,這理論方法我都懂,我現在是缺少時間去修。現在還不太能控制自己的時間,像我在外面巡迴旅遊當中,坐飛機、坐車,這個時間都要很多的,福報沒有大家大。在家居士你可以坐在家裡養尊處優,對不對?不要到外面奔波。你能夠修個三、五年,你就見到極樂世界;甚至不需要,如果你如理如法的修學,三個月到半年。這是真正如理如法的修持。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不是佛說的神話,編個故事來勸我們修善,不是這樣的,它是事實上就是有這個世界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你一打開,每個字、每一句都是真實的世界。你看《彌陀經》,「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」,那個有,不是無,那是很肯定的一個字,有!「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號阿彌陀」,有世界,極樂世界。有很多人問,誰來證明?其實經典就是證明,你不相信佛在經典講的,那當然不能證明。經就是證明,經不是說跟你講一講,叫你信就好了,不是這樣的,它有理論、有境界、有方法,叫你去修,叫你現在就可以去證實的。你看《無量壽經》講,你要見無量壽佛、極樂世界,以及那邊的大眾,你「當發無上菩提之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,現在就可以讓你見到,不是跟你講假的。你真正如理如法,照這個方法、照這個理論去修,你這個時空就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了,你就真看到了。
佛在講《無量壽經》,當場有兩萬人看到。兩萬人都見到,這不是講故事、講神話的,如果說這是故事跟神話,那沒有意義。佛跟我們講這部經,好像在吊我們的胃口,講得這麼好,實際上也沒有,那有什麼意思!佛教我們不打妄語,他怎麼自己在打妄語騙人?這是不可能這樣的。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他講的就更具體,他跟我們講這個世界的是怎麼來的?很簡單一句話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從你的心變出來的。這是《觀經》給我們很簡單講出來了,如果深入的去講、廣泛的去講,像《楞嚴經》、《大乘起信論》、《圓覺經》,這些大經大論給我們說得詳細。《觀經》教我們十六觀,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,就是教你去觀想極樂世界,你照《觀經》的理論方法觀,你現在就可以看到。但是你心要很定、要很細,觀想才能觀得起來,心不能散亂。所以觀想念佛,當然它有相當高的難度,比如說舉一個日觀,觀落日懸鼓,觀太陽要下山那個時候,光線不是很強烈,你就看那個太陽。你要觀到睜著眼睛、閉著眼睛,那個黃黃的太陽都在你的眼前,這觀就觀成了,你就可以見到極樂世界。但是第一觀,我們要去修,也是有相當的難度。第十三觀是觀佛像,叫觀像念佛。從十四觀到十六觀是講九品因果。第十六觀(最後)講持名念佛,持名就是我們現在修的,念阿彌陀佛。持名念佛比較方便,你念到一心不亂,你心清淨,境界自然就現前。你心清淨,不但見到極樂世界,十法界你都看得到,就入一真法界,時間跟空間的界線你就突破了,你就見到了。所以佛跟我們講的這些,他都有理論方法,讓我們去修持,讓我們去證實的。他並不是說,只是講一講你就相信,不是這樣,他是有理論依據的,不是隨便說的。
這是我這次來美國,碰到很多同修這樣在問我。這些理論方法我知道,如果像我這個根性比較差的,大概讓我有時間,不要出來,不要有人來打擾我,修個三、五年我可以達到,但是我現在還沒有這個福報。我這趟出來,有很多同修也在邀請,我看將來起碼還要跑上好幾年。我自己常常想這個問題,出家人應該清淨清淨,自己好好來修學念佛,這樣跑有時候覺得太累了。但是我想到師父,我就不敢講累,累這個字我就不敢再想起來。因為師父現在在新加坡,他七十一歲還在跑,我才四十七歲,差師父還差了二十四歲。師父七十一歲都還在教學,一天上課都要七個小時,上課四個月,一想到這裡不敢說累,不敢說那邊奔波,不敢講。所以我這段時間還是要到處跟大家結結緣,也提供我個人的心得感想給大家做個參考。
這一條,『遵修普賢大士之德,具足無量行願,安住一切功德法中』。普賢十大願,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。第一個「禮敬諸佛」。這裡講的佛不是說我們看到的佛像,它這個諸佛是廣義的,不是狹義的。在《華嚴經》上佛給我們講,除了自己之外,都是諸佛。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,表演給我們看,你看善財童子去參訪善知識,參訪善知識也就是我們現在講,你生活當中待人接物,不管是男女老少,任何人都是自己的善知識。所以善財他沒有同學,只有他一個人是學生,除了他自己之外都是諸佛,都是善知識,都是老師。不但有情的眾生是諸佛,連無情的桌椅板凳、礦物植物,這些也都是諸佛。《華嚴經》上給我們講,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就是我們有情眾生跟無情眾生是同一個根源出來的,我們剛才講是唯心所現的,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變化是唯識所變的,是同個根源,所以它這個諸佛是這個含義。對這一切諸佛都要禮敬,禮敬就是恭敬的意思,這是講存心,我們對有情眾生、無情眾生都要存一個恭敬心。對人,我們知道對人要有禮貌,大家看到法師,會向法師問訊;朋友之間打個招呼,像美國人這方面就做得很好,遇到不認識的人,他也會跟你打個招呼,這個就是禮貌,他對你的一個尊重、一個尊敬。對物,比如說你對一條狗,是不是也像見到佛像一樣給牠三拜?不是這樣的,這樣就錯了。要愛護這些動物,不要虐待動物,就是對牠的禮敬,不要去傷害牠。現在提倡保護野生動物,不只野生動物要保護,在佛法講,所有的動物都要保護,都不能存有一念傷害的心,這是對這些動物的禮敬。對這些無情的,好像桌椅板凳,我們對它禮敬,比如說,椅子我們用完了把它收好、擺好,保持得整齊乾淨。善於利用這些工具,不要任意的去糟蹋,這個就是對無情的禮敬。比如說我們開一部車子,你的車子要保養,給它清洗,你這個車子開起來就舒服,就不會出問題。如果你對它不禮敬,隨隨便便,馬馬虎虎,往往我們開到一半就出問題,自己麻煩就來了。這是對一切無情的禮敬。所以這個禮敬是廣義的,普賢菩薩他修禮敬諸佛是這麼修的,不是說在佛像面前向佛拜三拜,這個是禮敬其中的一部分而已,他是整個生活都是禮敬諸佛。
第二「稱讚如來」。「如來」跟「諸佛」的意思不一樣,如果一樣,那用諸佛就好了,為什麼要講如來?如來的意思就是代表我們的性德。假如說有人做了這個事情,他做的是善的、是好的、順乎法性的,我們就稱讚他,這個叫稱讚如來。如果他做的是不對的、不好的,我們就不能稱讚,因為你稱讚被人聽到,以為那個是正確的、是對的,就跟他學,就害了他。所以這個稱讚不能隨便稱讚,它是合理的,是對的、正確的才能稱讚。
第三是「廣修供養」。供養,我們學佛的同修要知道,法供養比財供養更殊勝。比如說一個人他有急難,你拿一些錢幫助他解決一時的困難,這個錢供養對他的利益、對他的幫助非常有限。如果你能夠法供養,比如說我們現在經書、錄音帶、錄影帶,你花個時間介紹給他聽聽,他在這個當中覺悟了、明白了,他得的利益是無量無邊的。在眼前講,像《了凡四訓》他看看,起碼他知道怎麼去改造命運。他自己的命自己會去改,比你拿一些錢給他,那好得太多了!所以法供養跟財供養,這個佛在《金剛經》上做了一個比喻,《金剛經》上講,財供養無量無邊大千世界的七寶,還比不上一個人受持、讀誦、為人演說一四句偈。一四句偈就是四句一首偈,這個很短,還不如這個功德大。這是事實,因為法供養真正能幫助他解決問題。比如說,現在很多人發心要做慈善救濟,只知道我送一些菜、米、衣服給他,救濟他這個,但是你不能真正幫助他解決問題。俗話講,「救急不救貧」,一個人急難,你適時的給他幫助,這個可以;他命中貧窮的,你怎麼去幫助他?沒有辦法。你要告訴他這個原因,叫他自己去修,去改變,才能真正去幫助他解決問題。法供養比財供養殊勝的地方就是在此地,因此我們道場做的都是在法供養方面,你看這些經書、錄音帶都是免費的,這供養大家的。
第四是「懺悔業障」。現在有很多同修拜懺,業障有沒有消除?恐怕很多人對這個事情也不明瞭。什麼叫業障,我們先要認識清楚。業就是造作,你身口意三業行為的造作。我們每一天都在造作,時時刻刻都在造作,造作的結果產生了障礙,障礙什麼?障礙了我們的本性,障礙我們明心見性,我們本性的智慧光明透露不出來,這個就是業障。我們拜個懺,是不是業障消了?業障初步消除,它有一定的一個現象,比如說《了凡四訓》講的,業障消除了,你的身心感覺是怎麼樣?就是你的煩惱沒有了,心裡很舒服,人的身心很輕快、很輕安。過去糊裡糊塗,常常做錯事,現在腦筋很聰明,事情都處理得很得當、處理得很周嚴,這就是業障消除初步的現象。我們拜懺是不是有這樣的現象,這是我們自己可以來做一個考驗的。
第五「隨喜功德」,隨喜功德就是我們中國古人講的成人之美。隨喜功德是破除我們嫉妒的障礙,我們看到人家有好事、有善事,我們盡心盡力去隨喜,盡心盡力去成全他,讓他這樁善事能夠得到成就。我們凡夫看到人家比我們好的,心裡自然就生起嫉妒,要去障礙他,所以普賢菩薩教我們要隨喜功德。
第六「請轉法輪」。請轉法輪就是禮請法師講經說法,但是禮請法師講經說法也要有一個常識,也不能亂請,如果你亂請,得不到一個效果。我們現在美國有很多淨宗學會,我這趟去看了幾個地方,有的地方就是亂請法師講經,這個禮拜請一個學密的上師來講密法,下個禮拜請一個禪師來講禪法,再下個禮拜請一個念佛的來講淨土。一個禮拜請一個,那邊的同修聽得都亂七八糟的,不曉得要修哪一種。所以很多淨宗學會,這個我過去也常常跟同修提出來,我說淨宗學會是一個招牌,就好像你開商店,你外面掛的招牌是賣米的,裡面一定是賣米的,你不能說我開一個米店,裡面是賣五金的,人家看那個招牌要來買米,買的就不對。那你淨宗學會,就是標榜你是專修淨土宗的,來到這邊就是學念佛的,這樣跟你的招牌才符合、才相應,怎麼可以一個禮拜請一個法師?不同法師來講,那你那個招牌乾脆拆掉算了,你不要用那個招牌。這也是我們請法師講經,一點常識。現在道場可以說,很多寺院它沒有一個道風跟學風,當然它什麼人都可以請。很多寺院它標榜我是八宗共弘、十宗共弘,那個是可以的,因為它自己道場沒有建立一個宗旨,沒有一個道風跟學風。所謂道風就是他修行的方法,你是念佛的還是參禪的、還是修密的?沒有這個道風。學風就是你根據的經論是以哪個為主?它沒有建立道風、學風,當然隨便請都可以,反正就結緣,一個禮拜請一個都無所謂。如果你這個道場已經有建立一個道風跟學風,等於說你在世間,我這個是標榜專科學校,比如說我這個是醫藥學院,你來這邊就是學醫的,這個就不能亂請,你請的老師一定是教這方面的。所以淨宗學會,你是念佛的道場,那你請的法師一定是修淨土的,跟我們修的才相應,這點常識我們要了解。所以請轉法輪,請法師講經是好事,但是如果不了解這個常識,往往好心,事情做錯了。
第七「請佛住世」。現在佛不在世了,真正是好的善知識,真正有道德、有學問,這樣的善知識,應當請他常住在一個地方,這樣才能夠利益一方的大眾。不可能說大家聽個一次、兩次就開悟了,這個也很難。但是現在我們得利於科技的方便,錄音帶、錄影帶可以做一個彌補,彌補我們這方面的不足,這是一個方便。但是我在這邊講,不是聽我的錄音帶、錄影帶,我是建議聽家師講的,他講的都是很純正的佛法,我自己在這個當中真正得到利益,所以也把這個介紹給大家。
第八「常隨佛學」。我們學的就是佛的行持、佛的存心、佛的待人接物,我們要認真的學習。
第九「恆順眾生」。眾生行善、造惡,我們都要隨順,但是這個裡面要有高度的智慧,有善巧方便,你隨順當中去影響他,慢慢的去轉變他。你沒有智慧、沒有巧妙的方法,就沒有辦法幫助眾生回頭,不能幫助眾生真正學佛,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。
最後一條叫「普皆迴向」,迴向就是把你的心量擴大。所以一切修行不要為自己,我們所修的都迴向給一切眾生共享,這樣就好了。我有福報也不要自己獨享,把這個福報分給大家共同來享受,那麼你的福報會愈來愈殊勝。所以迴向就是拓開我們的心量。
這是把十大願王跟大家做一個很淺顯、很簡單的報告。我們今天就到此地,這個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