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和尚的身教有聲書—序一 清淨虛空 慈暉普照 / 竺家寧 第二集 檔名:61-268-0002
老和尚為眾生說法逾一甲子,其言教沾益社會,群黎蒙其開誨,悉能共修持,自善調,解其空性。老和尚之慈暉普照,無量眾生,無不稱頌讚嘆。
老和尚之諄諄言教,為社會和諧敦厚之重要基石,此方面之貢獻與影響,論者多矣,本文僅就老和尚言教外之身教,以區區方寸所感所知,略述一二。願以個人多次有緣,親炙老和尚左右之機會,一抒心中所得所感,分享同修。
一、大埔小丘,首次覲謁
2016年初,余應邀講學香江,客座於教育學院。一月二十三日老和尚召余至大埔區「山頂花園」覲見,早上十點二十,由黃師兄開車登小丘。當時正值臘月時分,一連多日濛濛細雨。此日突然放晴,小丘上光明照耀,猶若佛輝襯映。若無殊勝因緣,不致臻此。到達時,老和尚親至門外相迎,余不過區區後生晚輩,當時只覺愧不敢受。卻亦感受到老和尚之身教,一舉一動間,以身作則,正為傳統禮儀之示範。中午邀約共餐,眾同修圍坐,彬彬為禮,舉箸之間,傳統文化之精神,流貫其間。方知「山頂花園」小丘,不僅為一小丘,實為千年文化凝聚之寶山。
2016年一月三十日晨間,老和尚再度相約,為諸同修講演,梁師兄來接,在「山頂花園」講「談談中國的語言和文字」。中午與老和尚共饌,餐後與同修聆聽老和尚隨機說法,約二十分鐘。深切感受老和尚開示,往往與生活融為一體,隨機指引眾生,眾同修皆大歡喜,皆能信受奉行。
二、內湖相聚,薪火相勉
2016年三月二十五日老和尚蒞臨台北內湖,召喚晤面。6點30由華藏電視派車來接至內湖[駿宇飯店]。初次與周春塘教授、蔡禮旭教授見面,相聚甚歡。座中老和尚親切話家常,勤勤相勉,猶如家人共聚,備感溫馨。笑談中提及座中三人中,老和尚自言已年逾九十,周春塘教授過八十,余亦過七十,正為[七八九]三老,不禁為之莞爾。然言後余突感責任艱鉅,老和尚詞外之意,豈非正點出薪火傳承,文化傳統之不可中絕,古有堯舜禹湯文王周公孔子之喻,棒棒相接,使明燈不滅。長年來,老和尚孜孜說法,不厭不倦,不辭勞困,吾輩豈可置之度外?
三、極樂寺中,師道復現
老和尚常開示吾輩,佛學與國學不可分。期勉後生,勤讀文言,需做到既能閱覽古典,更需執筆為文。而國學之基石在於小學。清儒段玉裁以其治學經驗之總結,嘗曉示門生:音韻明而六書明,六書明而古經傳無不可通!並告喻門生常置座右。有鑑於此,老和尚指示台南極樂寺開設聲韻學,乃召余每週至寺中講座。出家眾及社會各界人士,相約共修。於2016年三月五日上午九點至十二點正式開講。2016年八月十六日下午兩點至五點完成第一階段課程,講授內容全部錄影,共六十五集,全部公諸於網路,分享社會。2016年九月十六日下午六點半至九點半開始第二階段之詞彙學講座,至2016年十月一日上午九點至十二點完成,共十四集。
講課過程中,學生執傳統師道禮儀,講究進退規矩,方知老和尚之教育規畫,不僅為知識之傳授,更重人格之薰陶、文化之傳承。使千年師道倫理,在寺中復現。老和尚之宏大眼光,讚嘆之餘,吾輩更應以為楷模。
老和尚之教育理念,又如要求學生「復講」之制度,令吾輩印象深刻。2016年四月八日在台南極樂寺,晚間九點老和尚差人來約晤面,開示至十點多。諸生亦在場,令彼以日間所學,當場「復講」。余靜坐一側,深為此情景感動不已。次日晨7點老和尚邀約共早餐,再以此事請益,收穫良多。老和尚以九十之高齡,日夜匪懈,為教育操勞若此,當今諸賢,又有幾人能及?
老和尚之身教,常在不言中,舉止間皆是風範。眾生流轉生死,受諸苦惱,猶如浮木,無有救護。老和尚取淨妙世界,種諸善根,言教身教相輔,開導眾生,勤行精進,示虛空清淨之道,引社會於正途,使慈暉普照世間,無有氣翳。吾輩何幸,值此機緣,更當遵循無怠,取以為則,老實念佛,刻刻不忘。則淨土宏願,
當不在遠!
竺家寧簡介
竺家寧先生,臺灣政治大學教授。中國語言學會2001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《中國語言學年鑒》2003編委、湖南師大《古漢語研究》編委、北師大《勵耘學刊》編委、中國詩經學會名譽會員、中國聲韻學會監事、中國訓詁學會理事、中國文字學會理事、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監事。
畢業於臺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,獲得學士學位。曾主講聲韻學、訓詁學、語音學、漢語語言學、詞彙學、漢語語法、佛經語言、語言風格學等課程。
1982年-1983年,任韓國漢城檀國大學客座教授,並擔任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。
1994年當選臺灣中正大學第一位「傑出學術研究獎」獲得者。
1996年-1997年,在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做訪問學者。
1997年5月捷克布拉格大學邀請竺家寧至該校訪問講學。
1999年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之邀約,參與方言研究計劃,負責編寫《臺北閩南話音檔》,列入「現代漢語方言音庫」,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。2001年7月獲聘為南開大學「中國文字學研究中心」學術委員。
2001年8月獲聘為南開大學客座教授,由校長侯自新發聘。
2002年5月再度應邀訪問布拉格查理大學,發表演講「語言學與佛經研究」。
2003年12月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聘為「中國語言學年鑒編委」。
2004年2月獲聘為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年度兼職研究員。
2004年5月獲選入中國語言學會評選之《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》,河北教育出版社發行,共收入318位學者。
2004年9月獲聘為山西大學客座教授。
2005年獲聘為《古漢語研究》編委。
2005年獲選為美國「國際中國語言學會理事」。
2006年3月獲聘為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年度兼職研究員。
2012年當選臺灣政治大學「資深優良教師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