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書治要36O講記—第十四集節要(制節謹度,滿而不溢) 悟道法師主講 (第二三五集) 2025/4/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:WD20-064-0235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O》講記,第十四集節要十五:
「在上不驕,高而不危。制節謹度,滿而不溢。」
這一條講,一個人他的地位很高,他位子很高不會危險,為什麼?他不驕傲,就是不驕泰,這樣他在高位就不會有危險。「制節謹度,滿而不溢」,制節謹度就是不奢侈、不放縱。如果一個領導人在高位,都是不驕傲,也不會奢侈,制節謹度就是說有節制,不會過分,不會浪費,不會奢侈,這樣滿而不溢,滿就是很富有,但是不會溢出來,因為有節制。制節謹度就是不要奢侈,不要放縱。如果要是驕泰,那就毀掉了。所以一個國家、一個團體的衰敗,都是在驕泰這毛病上。所以驕泰這個毛病不能犯,如果一驕泰,一個國家、一個團體就失之了。大家冷靜去看,一個人有忠信,他的學業跟事業才能成就。以學業來講,我們學聖賢之道,要為民族盡心盡力,要期許自己是民族的棟梁,甚至於要為下一代培養出棟梁,這是忠。人有這樣的期許,他學習不用人家推,就是要荷擔民族文化的承傳,那麼這個是忠。信,我們老祖宗的信,不只在行為上的信,自己起了這個念頭,發了這個誓願,任何人都不知道,終身要盡到這分誠信,如果這樣,他怎麼會沒有動力!一個人沒有動力了,就是忠信沒有了。
所以孔子教學,四教:文行忠信,孔門四科德行跟行都相應,言語要守信,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準則;政事,是為國家服務,為人民服務,要盡忠職守;文學它的精神跟這個準則是相應的。而我們看這文行忠信,文,用經典長人的正知、正見,叫做發其蒙,啟蒙。我們沒有讀經以前很多道理不懂,您看孔夫子這些教誨是很有次第的,發其蒙,我們蒙昧無知就要靠經典來知道是非善惡、邪正真妄,這是文的部分。行,就是積其德,行是德行,德行要不斷的積累,「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」,所以這個行要累積,積功累德。忠是立其節,要有節氣,要有這種氣節,立其節;信,一個人有誠實守信的態度,他終身奉行聖賢教誨,進而終身實踐他所發的願,全其忠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