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書治要36O講記—第十六集節要(公平、公正、不偏私) 悟道法師主講 (第二六四集) 2025/5/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:WD20-064-0264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O》講記,第十六集節要八:
【景公問晏子曰。富民安眾難乎。對曰易。節欲則民富。中聽則民安。行此兩者而已矣。】
這一條講,齊景公問『晏子』,如何能夠使人民富足安定,而這樣困難不困難?使人民富足安定難不難?晏子『對曰易』,不難、容易。接著講出來怎麼做,『節欲則民富,中聽則民安,行此兩者而已矣』。就是說一個君王、一個領導要時時能夠感同身受、設身處地為人民著想,這個很重要。很多問題有時候不一定要問人,可以問自己,比如齊景公冷靜下來問自己,老百姓如何能富足?老百姓的心如何能夠安定?他是一國之君,上行下效。老百姓最不心安的是什麼?是這個社會不公平,一不公平了,他很多權利可能都被損害,可能無罪都被人家誣告,然後這些官員又不公正,冤獄一大堆,那老百姓當然人心惶惶。國君一直在搜刮民財,怎麼可能老百姓會富足?《大學》有一句話講到的,「財散則民聚,財聚則民散」。這個君王所用的錢都是老百姓的納稅錢,「爾俸爾祿,民脂民膏」,都是人民百姓的血汗錢,你拿來揮霍,老百姓不就貧窮了?
所以晏子點出來了,要做到這些,都是君王(一個領導者)你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,你節欲不要浪費奢侈,民不就富了!之前我們談到君道、談戒貪,這個部分就談得很多,就是要有格物的功夫才能夠身修、家齊、國治。如果一個領導者放縱欲望,這國跟家就毀了。接著講『中聽』,中就是不偏私、公正來審斷人民的案件就沒有無辜的人入獄了,人的心就安了。而公平一定要從最上位者做起,不然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,這個君王很公正,他下面的人不敢造次,所以不能有偏私,不能偏心,你一個家庭也是一樣,一個家長不偏心、不偏私,你家裡的人心才安。所以一個家,古時候的家族,多則上千人,怎麼能夠治理好這個家,就是要公平、公正、不偏私。
好,我們這一條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