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群書治要36O講記—第十五集節要(智公即心平)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二四七集)  2025/5/1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20-064-0247

  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O》講記,第十五集節要十一:

  【神者智之淵也。神清則智明。智者心之府也。智公即心平。】

  這一條是講我們人的精神,這個『神』是指精神。精神是智慧的泉源,我們看一個人精神很清楚、很清朗,他的頭腦很清晰,不會胡亂做事情。以我們自己本身來講,精神不好的時候會糊裡糊塗的;精神很好的時候做事很有效率,判斷事情很快。所以接著說到,『神清則智明』,就是精神清朗則智慧明晰。『智者心之府也』,智慧是我們心智的表現、展現。『智公即心平』,智慧能夠公正無私,自己內心就可以平和、正直。我們說「無欲則剛」,你有私欲,這個私欲就會障住你的思想、障住你的內心。所以「智公即心平」,智慧公正,內心才會平和,不公正就偏心,好惡心就很強,這樣怎麼會平和?一有好惡就有喜歡、有討厭的,對人就不公平。對人不公平,不平則鳴,可能就跟人結怨,就有衝突,人家心裡就會埋怨,因為不公平。所以老祖宗說,平才能安,人心要平才能安定,人心不平就不安。所以公正無私的智慧很重要,一個人處世當中,時時提醒自己不能有私心,私心是自己德行在墮落,私心對團體一定有害處,就不公平,鐵定會有是非,會有埋怨出現。所以我們講平安平安,這個很有道理。

  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