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書治要36O講記—第二十二集節要(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) 悟道法師主講 (第三四O集) 2025/8/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:WD20-064-0340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O》講記,第二十二集節要六:
【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,則將焉用彼相焉?】
這一條,這是出在《論語.季氏十六》這篇。這一條講的就是那個時候孔子的學生子路、冉求他們輔佐季氏,季氏犯了很嚴重的錯,子路、冉求他們沒有直接指出來面諫季孫氏。夫子就感嘆說,現在你的領導者他做錯了,有危急了,你反而不去維持,不去護念他,他用你這個大臣幹什麼?本分就沒有盡到。而應該要怎麼做?「陳力就列」,就是盡心盡力去做;「不能者止」,就是你去勸諫季氏,勸了以後他不能接受,這時候才能夠停止。如果都還沒有盡心去做、去勸諫、去克服就退縮,或者就不講了,這樣是沒有盡到責任的。所以夫子也是透過每一個機會提醒學生,這些為人臣,或者我們每個人的角色本分應該怎麼樣去盡到自己的責任,盡到自己的本分。所以這一條也是非常重要,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和自己有關係的人,上面的領導、父母、師長,平輩(朋友)、晚輩他有嚴重的錯誤要去勸,對上要勸諫,對平輩要勸導,對晚輩要教導,如果他不能接受才能停止。但是對一般人,勸三次不能接受,不能再講。對父母就不同了,對父母不能說勸三次,父母有重大的過錯三次不聽要不斷的勸,但是要看時機,看他的心情、看地點,勸的態度要委婉、要好,這樣才是盡人子的孝道。這個觀念都非常重要,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學習的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