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群書治要36O講記—第十七集節要(設身處地,感同身受)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二七O集)  2025/5/24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20-064-0270

  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O》講記,第十七集節要二:

  「當家才知米貴,養子方知親恩。」

  我們當家了,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打點,這個時侯才知道米一斤多少錢,才知道米貴,沒有當家的時侯不知道。我們自己當孩子的時候,嫌父母,嫌這個、嫌那個,什麼時候才會知道父母親的恩德?自己當爸爸、當媽媽,這個時侯才覺悟,做為父母的他是怎麼去關心孩子。這樣我們迷,迷了多久?迷了二、三十年,這二、三十年我們想想造了多少業?我們算一算,實在不得了,我們要趕緊將功抵罪,覺悟了之後要趕緊孝親尊師,所謂「百善孝為先」,這個孝心沒有真正發出來,還是在積累惡行,人生很難是積德累功。所以說「百善孝為先」,一切善都是從孝開始的。

  在我們自己真正當主管,回想自己當員工的時候,主管在上面講話,我們在下面就會批評,總是覺得這個主管怎麼那麼囉嗦。等到自己真正當了主管,才知道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想像那麼容易,方方面面都得要處理得當;尤其在這個時代,大家對於倫理道德這個概念比較淺。以前大家都有學過這些倫理道德,都知道要遵守忠孝節義這些態度,都知道話到口邊留半句,話說多,不如少,話多不如話少,話少不如話好,講話都給別人留顏面,不要太苛刻,這些道理大家都懂。這二、三代缺乏倫理道德,現代人就很缺乏了,大家沒有這個概念的時侯,又要帶領一個團隊,那個主管的難度就相對更高了。所以儒家常說「要設身處地,感同身受」,這個不容易。我們能夠常常換位思考,對別人的批評也就淡了,體恤就愈來愈多了。

  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