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量壽經(一次宣講)—發願很重要 (第四十三集) 19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:02-001-0043
第三十二面倒數第四行,最後一句看起。
【阿難聞佛所說。白世尊言。法藏菩薩成菩提者。為是過去佛耶。未來佛耶。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。】
這一段是阿難尊者聽了釋迦牟尼佛開示之後,他提的一個問題。問的意思很清楚、很明白,法藏菩薩成佛了,是現在佛還是過去佛,還是未來佛?
【世尊告言。彼佛如來。來無所來。去無所去。無生無滅。非過現未來。但以酬願度生。現在西方。】
這個答覆就非常的重要。佛成佛了,確實超越了時空,我們今天的話,超越時空,說不上過去現在未來,也說不上他方此界,說不上。在這個境界裡面,三世十方這個觀念都沒有了。時分跟方分,唯識裡面所講的,就是時間的觀念、空間的觀念。在唯識家裡面所說,這是不相應行法,換句話說,不是真的,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,是假的,是不相應行法。所謂不相應行法,在唯識裡頭很簡單的定義,它不是心法,它也不是色法,也不是心所有法。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?是我們凡夫一種抽象的概念。換句話說,它從哪裡生的?分別執著而生的。所以叫做不相應,與心法不相應,與色法不相應,與心所有法也不相應,可見得它完全是假的。我們今天說假的很難懂,非常難懂,為什麼?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把假的當作真的。哪個人不以為昨天、今天、明天是真的,怎麼可以說是假的?東方、西方、南方、北方,真的,怎麼會是假的?今天世界上有許多卓越的科學家他們知道,他們見解、思想跟佛法所說的非常相應,知道時空觀念是抽象的,是錯覺,換句話說不是正覺,是錯覺,因此給我們說空間有三度空間、四度空間。三度空間是我們一般人生活的環境,四度空間我們就不太容易體會,還有五度、六度,一直到無限度,這個事情麻煩。佛的境界是無限度的空間,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,這就是《華嚴》裡面講的一真法界,佛入了這個法界。《華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圓教初住菩薩就入這個境界。
所以經典上說,菩薩與佛是同生性,就是見到佛的境界了。雖見到佛的境界,他所契入的這個境界並不圓滿。菩薩有四十一個階級,每提升一個階級,它的境界就跟佛接近一層。但是圓教初住菩薩就跟此地所說,『來無所來,去無所去,無生無滅』,不能說過去現在未來,不能說此界他方。所以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,這個佛在天台家所講的六即佛裡面是分證佛,與佛是同生性。相似以前的,那就異生性,那跟佛不是一個境界。換句話說,確實它有過去現在未來,它有東南西北四方;再擴大來講,十方,它有十方三世。同生性裡頭就沒有,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。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一生圓滿成佛,這是這個法門特別無比的殊勝。這是跟諸位講的真實話,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的,這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。
末後一句說,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真有?真有,事相上也不是假的。『但以酬願度生,現在西方』,他老人家發的四十八願,他發這個願要普度法界一切眾生。在我們娑婆世界來說,阿彌陀佛示現的這個世界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,所以我們稱西方淨土,那就沒錯。如果從阿彌陀佛那個世界再往西面去看,西面還有無量無邊的世界,那邊的世界看極樂世界是東方極樂世界;再看西方,阿彌陀佛的世界就過去了,那邊看是東方阿彌陀佛。所以阿彌陀佛東南西北都有,上方也有,下方也有,十方都有極樂世界,十方皆有阿彌陀佛。你要曉得這個意義。所以講西方極樂世界是站在我們這個世界來說的,它在我們西方。譬如我們今天在台北市,從基隆看是南方,從新竹看是北方。大家一定要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。佛是為我們說,恰好它在我們的西方,所以我們稱為西方淨土,西方極樂世界。
這是阿彌陀佛應化的,正如同當年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北印度應化,這個事跡一樣。但是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福薄,壽命短促,釋迦佛只住世八十年,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入滅的。阿彌陀佛那個世界福報大,生到那邊,每個人都是無量壽。無量壽雖然也是個數目字,可是這個數目字太大,絕對不是印度十大數裡面的數字。印度十大數的數字是阿僧祇個阿僧祇叫一個無量,無量個無量叫一個無邊,那是我們能夠算得出來的。所以我們曉得它雖然是一個數字,絕不是印度十大數裡面的數字。為什麼?前面我們在四十八願裡面讀過,阿彌陀佛自己說的,假使(這後面經文上還有)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眾生統統都證辟支佛果,神通都像目犍連,共同來計算西方極樂世界人的壽命,都算不出來,可見得不是印度十大數裡頭的無量。壽命這樣的長遠,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第一殊勝的,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。所以我們在這一生中遇到這樣殊勝的機緣,你要是把它錯過,那就太可惜了,應當發願求生淨土。
既然真心發願求生淨土,我們眼前的世緣要放下,要冷淡一點,不要樣樣執著、樣樣計較,你要不肯放下,你去不了!這大家都明瞭,念佛的人多,有幾個往生?說老實話,萬分之一都不到。一萬個念佛的人難得有一個往生的,你能夠保證你就是萬分之一那個?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。所以我們的心、願、行、解一定要同佛,這才能決定往生。心願解行要同佛,那這個經你要熟。經像一面鏡子,每天要拿來對照幾遍,我像不像?經上所講的這些我們能不能做到?這個很要緊,這叫念佛。念佛,說老實話不是口念,有口無心不能去,古人諷刺我們說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去不成。所以念佛要用心念,心裡面真正有佛,這才能去得了;口裡有佛,心裡沒有佛,去不了。
所以,阿彌陀佛雖然是應化在西方,這個世界不同於一切如來應化的境界,不一樣。因為一切諸佛應化的境界沒有這麼長遠,沒有這麼長的壽命,所以成就人就有限。為什麼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一生決定成佛?就是壽命長,有足夠的時間修證。一般經典裡面講的三大阿僧祇劫,《華嚴》裡面講的無量阿僧祇劫,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不是問題,都是小事情。為什麼?他的壽命超過《華嚴經》講的無量劫,超過了,所以沒有一個不是究竟圓滿成佛。而且到西方極樂世界,給諸位說,得大自在!所以經論上一再跟我們說,見一佛(就是阿彌陀佛)就是見一切佛,生一個佛國土(極樂世界)就是生一切諸佛國土。為什麼?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十方諸佛剎土來去自由,這個自在!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,想見哪一尊佛立刻就見到,一彈指間就到了。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,沒有這樣自由自在;換句話說,沒有這麼大的神通能力,沒有,唯獨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是個個都有這個能力。這是彌陀四十八願裡面所說的,即使下下品往生,一到西方極樂世界,跟阿彌陀佛打個照面,你說我要到娑婆世界去度眾生,阿彌陀佛一定很歡迎,好,你去吧!不會攔阻你的。見一面就不得了,見一面你就不退轉了,到他方世界度眾生也不退轉,也沒有隔陰之迷,比你自己修行要殊勝多了,這一見面就得阿彌陀佛神力加持。這些統統根據四十八願,我們把事實真相才搞清楚、搞明白,才曉得這個世界是所有一切諸佛世界裡頭最殊勝的一個世界,我們怎麼可以把這個因緣錯過?何況這個化土與諸佛的剎土確實不一樣,諸佛的剎土,佛滅後都有正法、像法、末法、滅法,它沒有,西方極樂世界沒有。經上給我們說得明白,阿彌陀佛一示現入般涅槃,觀世音菩薩立刻就宣布成佛,接著來的。所以這個世界永遠是正法,像法都沒有,何況末法?像法都沒有。佛給我們在此地說得非常之好。
這個世界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,
【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。】
『俱胝』是十萬,百千十萬就是十萬億,『百千俱胝那由他』翻成中國數字就是十萬億,十萬億佛國土。
【有世界名曰極樂。】
跟《彌陀經》翻譯的一樣。『有世界』,真有,不是假的,跟我們這個世界一樣的實在;實在說,比我們這個世界還要來得真實,因為它是法性土。
【法藏成佛。號阿彌陀。】
『阿彌陀』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是「無量」,「阿」翻作「無」,「彌陀」翻作「量」,佛翻作「覺」,無量覺。
【成佛以來。於今十劫。】
這個『劫』是大劫。佛的壽是無量,現在成佛才十劫,換句話說,西方極樂世界才開張沒多久,現在要去往生,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元老。這個機會要把握住,你要不把握住,這一生不能往生,我來生再來,那一來生不知道要隔多少劫去了,人身失掉之後再得人身不容易!
西方世界現在很流行追溯過去,他們用很多方法,就是把這個人追溯他到過去生。多半是用催眠的方法,那個方法的確很客觀、很科學,讓人在催眠當中自己說出他前生。大概一般人能夠追溯到過去第三生、第四生、第五生,還有能夠追溯到第九生,那差不多是幾千年以前的了。有許多追溯到過去生中,有的是人道投胎來的,別的國家來的,前世不是這個國家的,其他的國家。有許多畜生道來的,甚至於還有別的星球上來的,我們今天講外太空,別的星球上來的,他能夠說出那個言語,我們這裡沒人能懂,他能夠敘述他的狀況、那個樣子(形象),外太空來的。曾經好像有一個是基督教徒,他專門研究這個,他相信輪迴。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,絕對不是佛教徒,但是他說佛教說得有道理,他們逐漸把它證實。
所以人身失掉容易,得到太難。畜生道裡面再得人身,的確相當不容易。餓鬼道、地獄道壽命太長。我們今天所造的業,三途的業造得多,人天業造得少,這是我們自己認真反省一下就知道。三途業造得多,將來必定墮三惡道,墮三惡道再想出來做人,那不是容易事情。所以我們中國人說,人死了就作鬼,這個話說得是沒道理的。六道裡頭,鬼道是一道,怎麼人死了就注定去作鬼呢?他也可能生天,也可能再到人道來,為什麼一定說人死了就作鬼?這話說得也不無道理,絕大多數都作鬼去了。鬼是貪心重,貪財、貪色、貪名,乃至於貪佛法,都是貪,貪心重,這個東西很麻煩。我這次在美國阿拉巴馬州講演的時候,曾居士他提出一個問題,說他太太的姐姐在香港,現在生意也不做了,專門做股票,賺了不少錢。他們到香港去玩的時候,他太太的哥哥請他們吃飯,請吃飯的時候還在那裡拿著收音機聽股票的報告,每兩分鐘報一次,所以兩分鐘聽一次,日夜都在那裡聽。他說我要是賺了,我請客的時候錢又來了。全部的精神就貫注在收音機上,他收音機是隨身帶著的,吃飯的時候也在那裡聽,兩分鐘聽一下,聚精會神。他提了個問題,他曾經問我念佛怎樣念到功夫成片?我就告訴他,他那個功夫成片了,你們念佛如果能念到這樣,決定往生。他是聽股票行情,日夜二十四小時都不間斷,因為是全球廣播,不間斷,聚精會神,所以他已經得一心不亂了。因為我給他講一心不亂、功夫成片他不懂,他給我講這個故事,我一說,你懂不懂?他說我懂了,那就是功夫成片。所以你只要真正把精神貫注這才行。他那個貫注是為什麼?貪,貪財!貪財,縱然貪得或者貪不得,果報都在餓鬼道。他那麼樣的專心,決定到鬼道,沒有話說,決定作鬼。所以我們念佛要專心,全部的精神貫注下去,你這一生決定往生,決定成就。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,十劫,阿彌陀佛成佛十劫,咱們就去了,這個因緣非常的殊勝。
【今現在說法。】
阿彌陀佛現在在西方說法,他那邊說法沒有間斷過。「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,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,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聽佛說法,就是你心裡面所要學的這個法門。想聽什麼經,你聽到佛就是給你說什麼樣的經。這個自在!這種學習的環境,別的地方找不到,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。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不要以為那個地方很枯燥無味,天天念書,這有什麼意思?那個地方的好處不是你想像能想像得到,不可思議解脫境界。《華嚴經》、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那個題目裡頭,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那個不可思議解脫境界,我在講這個題的時候就告訴諸位了,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。為什麼?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極樂世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。你把《四十華嚴》跟《無量壽經》對起來看一看,你看對不對?所以那個境界之殊勝、美滿、幸福,我們無法想像,真正是得大自在。何況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,六塵全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,這個境界多殊勝!
【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。恭敬圍繞。】
這個『圍繞』,諸位要記住,絕對不是一個狹義的,天天繞著佛,不是的,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在那個地方修學。圍著誰圍繞?圍著西方極樂世界圍繞,是這個意思,形容人數之多。人數之多也是沒有法子計算出來的,你看經文後面所講,這是剛才舉的例子,三千大千世界眾生都證辟支佛果,神通、智慧都像舍利弗、目犍連,共同計算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,他們能算得出來的,釋迦牟尼佛說,像我們身上這根汗毛,大海裡沾一沾,毛端上那一點水,他們知道的、算得出來的就這麼多,不知道的像大海水一樣。極樂世界人多,太多太多了!這個世界大,法性土。說這一點點,你就曉得阿彌陀佛的成就,這證果了,證果的境界,壽命無量、說法無量、與會大眾無量,顯示他殊勝莊嚴。再看底下一章:
【皆願作佛第十】
這一章,李老師在章題裡頭加以解釋,「普遍成就」。前面是說阿彌陀佛的成就,現在是說一切眾生能夠聽到這個法門,能夠發願求生淨土,沒有一個不成就,而且成就的都像阿彌陀佛。
【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。阿闍王子。與五百大長者。聞之皆大歡喜。各持一金華蓋。俱到佛前作禮。以華蓋上佛已。卻坐一面聽經。心中願言。令我等作佛時。皆如阿彌陀佛。】
我們先看這一段,這一段裡面含義甚深。先說釋迦牟尼佛為大眾宣講前面這段經文的時候,也就是說阿彌陀佛修行證果種種莊嚴之事,『為菩薩求得是願時』,當時在座聽經的有『阿闍王子,與五百大長者』。這是他們一夥的,他們有一批同參道友,有五百人,這五百人是好友,等於說這是個小團體,他們統統來聽佛講經。『聞之皆大歡喜』,聽了佛講阿彌陀佛修因證果的事情,聽了歡喜。歡喜就發心供養,用『華蓋』,「蓋」是寶蓋,寶蓋是遮塵土用的,樣子有點像傘,但是比傘做得華麗。都以華蓋來供養佛,『俱到佛前作禮,以華蓋上佛已』,把這個華蓋供養佛,供養釋迦牟尼佛。然後坐在『一面』,「一面」就是一邊,坐在一邊聽經,心裡面都這樣想著,希望將來自己作佛都像阿彌陀佛一樣,心裡面發這個願。
【佛即知之。】
他這一起心一動念,佛有他心通。所以遇到佛很容易得度,原因是什麼?佛說法很契機,你心裡動什麼念頭佛都知道,所以說的法恰恰就說中自己心裡的心思,那這就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。佛有這個能力,所以佛就知道了。前面四十八願裡說,我們起心動念,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曉得;可以說,西方極樂世界的佛菩薩、每一個天人,與我們實在是不隔毫端,我們起心動念他們都曉得,沒有法子瞞人。我們看釋迦牟尼佛說這些人過去世的因緣:
【告諸比丘。】
這個『比丘』就是在座的一萬二千人。這個會比其他的會廣大,其他的會上我們看到都是一千二百五十人,這個一會跟法華會完全相同。告訴這些聽眾:
【是王子等。後當作佛。】
他們將來要作佛。實在講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一切眾生皆當作佛。什麼時候你作佛,這就不一定,時劫長遠那是在乎你自己。下面這一段非常重要:
【彼於前世住菩薩道。無數劫來。供養四百億佛。迦葉佛時。彼等為我弟子。】
他跟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有緣,在迦葉佛的時候,釋迦牟尼佛是菩薩,還沒成佛,這五百人曾經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。這講過去生中他們的善根非常之深厚,你看在前世住菩薩道,無數劫來這個修行根基很深,在無數劫當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。
我們看李老師上面的註,李老師上面的註說「應警三點」,警是警惕,李老師提出警告,這有三樁事情我們要警惕。第一,「住菩薩道,供四百億佛,仍隔陰退轉」。你看看,他現在是王子、長者,退轉了,從菩薩退到居士位,過去的事情他不知道,有隔陰之迷,他不曉得在迦葉佛時曾經拜釋迦牟尼佛做老師,這個事情都忘掉了,不知道。你看看無數劫來行菩薩道,曾經供養四百億佛,還有隔陰之迷,還有退轉,這個要警惕。第二,「遲早遇緣,長劫流轉」。當然早晚他是要成佛的,他有這麼深厚的善根。但是你沒有成就的時候,那你是長劫在六道裡頭生死輪迴,你沒辦法逃出去,那苦頭要吃盡。第三個也很重要,「不求帶業往生,非愚即狂」。你沒有遇到這個法門,那是你不幸,你沒福;遇到這個法門是你有福報,你遇到了不求帶業往生,那你不是愚痴就是狂妄,你不是一個正常的人,你要是正常的人,遇到這個法門決定發願往生。阿闍世王、五百長者,他要是發願求生淨土,就沒有這個事情了。一生到淨土,哪怕是下下品往生,宿命通都現前,過去世、生生世世的事情統統清楚、統統明瞭,沒有隔陰之迷。
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下下品生的人也圓證三不退,不退轉了,決定沒有隔陰退轉,比這些人要超勝得多。我在這個台上,不是釋迦牟尼佛,我沒有神通道眼,我也看不出你們在座的,大家過去生中是不是也曾經住菩薩道、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?我想大概也有可能。你們現在跟他一樣,也有隔陰之迷退轉。這就是生生世世學佛,沒有發心求生淨土,所以才落得如此下場。今天恍然大悟(這個悟了真是大徹大悟),從今以後老實念佛,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。能不能真的像我這樣肯定、果斷?這都是真的,你只要依照這部經裡面所講的理論、方法、境界去做,你決定往生;不但決定往生,求上品往生是我們的本分。沒有一個做不到,沒有一個不能成就,這是我們要珍惜的。這個世間決定不要認真,得過且過。我們真正覺悟之後,我到這世間來幹什麼?是來修淨土的,是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,其他的事情都是雞毛蒜皮。你要對小小的事情都要那麼認真計較執著,好,西方極樂世界沒分!你還得要再過無量劫,不曉得哪一天才遇到。
我們這一代的人比過去那一代的人有福報,過去那一代的人,說老實話,《無量壽經》沒有遇到那麼好的本子。你們看看序文裡面,梅光羲居士作的序文。梅光羲是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師,李老師的佛法跟梅光羲居士學的。所以這個經傳到台灣之後,李炳老看到老師那篇序文,他才在台中開講。我們這個《註解》是他老人家親筆寫的。這次我在美國看到黃念祖居士,最初、最早跟美國通信,第一封信裡面他寫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到北京他沒有跟我提過,不曉得,這次在美國看到這封信才知道,梅光羲居士在晚年還拜夏蓮居做老師,你就曉得夏老師的成就。夏蓮居居士要沒有特殊的成就,梅光羲不能夠拜倒在他的座下。真正不可思議!由此可知,他會集這個經會集得好,就如同釋迦牟尼佛親自給我們說法,這是我們這代人有福。這個經典在今天能夠大量的流通,可以說,除這部經之外,要想一生成就,不要長劫流轉做不到。唯獨這部經,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了脫生死,超越輪迴,往生西方成佛作祖。
夏蓮居居士除了會集大經之外,他講了很多遍,由他的弟子黃念祖居士,他是囑咐黃老居士給這個經做註解。註解的工作交給學生去做,自己又編了修行的方法,就是《寶王三昧懺》、《淨修捷要》,兩種專修的方法。這個本子我們現在統統印出來了,比大陸印的還殊勝得多。大陸的本子,你們看看就曉得,《寶王三昧懺》手寫的,《淨修捷要》油印的本子。我們今天這個本子印出來了,好在印得不多,只印三千本,重新校對一下,發現裡面有三、四個錯誤的地方,這個地方我們馬上改正,改正之後我想要大量翻印。你要曉得,流通這個經典是第一功德,無比的福報。我們再印,前面就印這個經本,用我們講的李老師這個經本,這是我們很好的紀念,後面就把《寶王三昧懺》跟《淨修捷要》合印成一本。我想一本大概也只有這麼厚的樣子,因為我們後面是《念佛論》,《念佛論》還有英文翻譯的,那個我們不要了,我們把《寶王懺》印下去。這個本子印了,將來我在海外講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本子講,大家念這個本子,依這個懺法來修行就好了,就夠了。所以修福,你要遇不到緣,你到哪裡去修福報?今天修福的緣分也在我們面前。所以我們一開年,第一部就印這個本子。希望這個本子能夠大量的流通,印得愈多愈好,就像黃老居士跋文裡面所說的,希望全世界人手一冊,每個人都有一本,那就天下太平,所以印得愈多愈好。我們台灣現在每一個道場都發心來印經,最初印經是我們提倡的,我們帶動的,現在全省到處印經,各種經書大家都發心印,我們發心印這部經。佛在此地又說:
【今供養我。復相值也。】
這些人過去生中有這個緣,現在又遇到了。『相值』就是相遇。今天佛講《無量壽經》,他們也來參加,又遇到了。遇到了,他肯不肯發心求生淨土?這裡沒說。如果真正覺悟、真正明白,發心求生淨土,那他成功了。經上沒有說,可能這些人遇到了,還是沒有發心,那還得要長劫流轉。這個覺悟不容易。如果他要是發願求生淨土,釋迦牟尼佛此地一定會給我們說出來。聽了雖然歡喜,還是不想往生,這叫業障,障住了,還是不肯發心。諸位如果今天發心求生淨土,你將來成就了,等他們。他們無量劫、無量劫,你說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,早就知道你們這些人,你們怎麼這個時候才來!你超過他了。這是真的。
【時諸比丘聞佛言者。莫不代之歡喜。】
佛說這些,比丘們知道過去的因果,都代他們歡喜。總是很有善根,非常的難得。李老師的三點警惕,我們要注意。再看第十一章:
【國界嚴淨第十一】
李老師小註說,這一章是「泛說國界莊嚴清淨」。
【佛語阿難。彼極樂界。無量功德。具足莊嚴。永無眾苦。諸難。惡趣。魔惱之名。】
這一句是總說。這些事情我想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遇到,也沒有一個人甘心情願接受。西方極樂世界沒有,他那個地方所有的是『無量功德,具足莊嚴』。「莊嚴」要拿現代的話來講,就是所謂的真善美,在佛法裡面就講莊嚴。世間有真善美之名,沒有真善美的實質,有名無實;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是具足究竟圓滿的真善美。『永無眾苦』,一切苦惱沒有。這裡舉幾個例子,「眾苦」,像我們經上常講的,把所有一切苦難歸納為三大類:苦苦、壞苦、行苦,這是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的;『諸難』,這一切災難,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;『惡趣』講的三惡道,乃至於包括了阿修羅道,也不是純善,西方極樂世界沒有。再跟諸位說,不但沒有三惡道、四惡道,人、天兩道也沒有。說老實話,六道都惡,都不善,為什麼?欲界天三種苦都有;色界天沒有苦苦,有壞苦、有行苦;無色界天還有行苦,三界統苦。既是苦,它不是惡道是什麼?所以三善道、三惡道是我們人間比較的說法,如果拿絕對的標準來說,六道統統惡;不但六道惡,聲聞、緣覺也惡,沒見性。西方極樂世界是純一菩薩法界,菩薩裡面最殊勝的、最圓滿的是普賢菩薩,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。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就是普賢菩薩,初發心的普賢菩薩,就是初信位的普賢菩薩。西方極樂世界從初信位到等覺,五十一個位次統統是普賢菩薩。所以本經在第二章一開端就說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在上首裡面,普賢菩薩排在第一名,普賢法界,這個是無比的殊勝。所以學這個法門,實在講就是學《華嚴》法門。依《華嚴》裡面修,麻煩,可以說我們一生修不成功;依這個法門一修,立刻就是普賢菩薩,就入了華嚴法界,你才曉得這個法門之殊勝。所以一切苦沒有,沒有六道、沒有二乘,一切苦、一切難、一切惡趣沒有。
『魔惱』,「魔」是折磨,「惱」是煩惱。到那裡統統沒有,一切折磨、煩惱連名字都聽不到,哪裡還會有這些事實!所以稱之為極樂。到那個世界,那個世界沒有四時,春夏秋冬,沒有寒暑,也不會下雨;下雨出門多不方便,西方極樂世界不下雨。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天黑,我們這裡有白天、有晚上,西方極樂世界只有白天,沒有晚上。那個世界不需要太陽、月亮,每個人身上放光,所有一切物質都放光,所以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。那個世界一切的物質是隨願而現,隨我們心想而現的,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不一樣,我們沒有法子想像。
【復無大小江海。丘陵坑坎。荊棘沙礫。鐵圍。須彌。土石等山。】
我們這個世界的景觀,西方極樂世界沒有。經上講得很清楚,西方極樂世界琉璃為地,地質是琉璃。琉璃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所講的翡翠,綠色的玉,透明的,所以地底下都看得清清楚楚,透明的。我們今天拿到一點點小翡翠不得了,寶貝!人家那是什麼?地上的泥土。西方極樂世界地上的泥土,我們拿來當作寶貝。「黃金為地」,黃金是鋪馬路的,地面上鋪路,黃金是鋪路用的。我們都用水泥路、柏油路,人家用黃金來鋪路,你看看那個黃金多少!那個世界無量的珍寶,經上舉七寶,舉個例子來說,而且一再說明只能夠舉一個彷彿,舉不盡的。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比一比,那差太遠了,就像黃金跟銅一樣,恐怕連銅都不如,不能比。你看下面就說,它們那個世界是:
【唯以自然七寶。】
『七』在此是表法,無量之珍寶。
【黃金為地。】
黃金是鋪路的,『為地』是鋪路。
【寬廣平正。不可限極。】
那個世界地大,物資非常之豐富,全是自然景觀。因為個個都有神通,一切生活所需應念而至,不要去經營,不要去操作,你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境界;你想住什麼樣的房子,你人已經住在裡面了,你看多自在!現在台北市的房子太貴,中下收入的買房子買不起。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好,想要什麼樣式就變什麼樣式,想要什麼材料就變現什麼樣的材料,一切隨心所欲,飲食、起居統統都是這樣。我們這裡生活很苦,我想中年以上的都有很深刻的體會。來生還願意做人嗎?我給諸位說,我不願意。人的苦頭我吃夠了,我害怕,來生決定不幹這個事情。天上天福享盡了還要輪迴,天上還是不究竟,不要,請我做天王我也不幹,你要去幹那就上大當了。所以想來想去,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好,唯一的一條道路。這些莊嚴,經文後面都有詳細的說明。
【微妙奇麗。清淨莊嚴。超踰十方一切世界。】
『十方一切世界』是講十方一切諸佛的淨土,阿彌陀佛的淨土超過它們,超過太多太多。
【阿難聞已。白世尊言。若彼國土無須彌山。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。依何而住。】
阿難在釋迦牟尼佛會上,我們不談他的本地,只談他現的跡相,他是初果須陀洹,還沒證到阿羅漢,所以他觀察一切世界,一切諸佛國土都有二十八層天,那個世界大致情形就像我們娑婆世界差不多。所以他就奇怪了,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要是沒有須彌山,他那個世界的四王天、忉利天安住在哪裡?這實在是阿難尊者代替我們大眾來問的。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沒有四王天,也沒有忉利天,沒有二十八層天。不是說過嗎?純一菩薩法界,它沒有六道,不但沒有三惡道,六道也沒有,經上常講那個世界也有天人、羅漢,那是比照他方世界說的。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,見思煩惱還沒有斷,等於他方佛國土裡的人天,所以說天人是這個意思。在菩薩,我們講了五十一位普賢菩薩,初信位到六信位這六個位次就等於他方世界的天人,七信位、八信位等於他方世界的阿羅漢、辟支佛,是這麼個說法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純一菩薩世界,沒有六道。可是佛在此地不是這樣答覆他,佛答覆得非常之妙。
【佛告阿難。夜摩兜率。乃至色無色界。一切諸天。依何而住。】
釋迦牟尼佛反問他。因為夜摩以上的都不是地居天,都離開地面,空居天這個天是在空中,不在地面上。佛這樣一反問,阿難明白了。
【阿難白言。不可思議業力所致。】
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自己修淨業成就的,這是一個力量,再加上一個阿彌陀佛願力幫助我們,所以這個法門叫「二力法門」,兩個力量集合,顯現出這個世界。不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我們娑婆世界是眾生業力現的,善惡業變現出這個境界出來;西方極樂世界是淨業,清淨心現的,彌陀願力顯現的,不思議的業力。
【佛語阿難。不思議業。汝可知耶。】
佛這樣答覆,實在講,用意就在此地,就是叫他自己回光返照,領悟不思議的淨業。
【汝身果報。不可思議。】
這是講他自身。這個話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,我們自己也是如此,我們的身、心、行業不可思議。
【眾生業報。亦不可思議。眾生善根。不可思議。諸佛聖力。諸佛世界。亦不可思議。】
你看一句話引出這麼許多的不可思議。這個裡面體相業用、因緣果報,像《法華經》裡面講的「十如是」,天台大師展開,說出了百界千如,樣樣都是不可思議。
【其國眾生。】
這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。
【功德善力。】
『功』是功夫,功夫是講的戒定慧。戒定慧三學,上次給諸位透露了一些,絕對不是叫把大藏經裡面律藏翻開來去研究、讀誦,照那個去做,不是的。戒定慧這個戒學是在哪裡?戒學,頭一個要接受老師的教誡,所以一定要尊師重道。老師都不要了,我去找幾本戒經來學,沒這個道理,決定不能成就。為什麼?人不要老師了,貢高我慢,目中無人,那個學就是增長煩惱,增長貢高我慢。學得最好了,將來變成阿修羅,阿修羅就是修一切善業,帶著貢高我慢,就變成阿修羅了。將來福報很大,人間做了人王,他一做人王,不知道多少人要遭難,這個罪業種下去之後,來生就阿鼻地獄去了,果報就如此,阿修羅第二生的果報就是阿鼻地獄。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?尊師重道,孝順父母,從這裡學起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三福,重要!所以我特別提示我們同修,我們要從三福、六和,從這裡學起。《觀無量壽經》三福、六和敬、三學(戒定慧)、六度、十大願王,我們修這五個科目,把這五個科目切實做到,依照經典來對照我們的心行,這才拍拍胸膛,真有把握決定往生。憑什麼?就憑這個。決定往生,一點都不錯。如理如法,如教而行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所以決定不能違背這五個科目。那個國土的眾生功德善力
【住行業地。及佛神力。故能爾耳。】
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麼來的,佛的願力、眾生修淨業的善力。
【阿難白言。業因果報。不可思議。我於此法。實無所惑。但為將來眾生。破除疑網。故發斯問。】
阿難又說,他沒有迷惑了。他清楚,他這個問是代眾生問的,代我們大家問的。實在說老實話,釋迦牟尼佛以及跟釋迦牟尼佛來的這些弟子們,甚至於護法的大德、長者,給諸位講,統統都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,是來唱戲表演給我們看的。所以阿難在本經裡面發願,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給我們做一個表率、做一個榜樣。